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新莊站:慈祐宮、潮江寺、武聖廟、廣福宮(三山國王廟)、文昌祠。

新莊站走出口2,出來後立即右轉走自行車走道小巷進去到底,面對萊爾富再右轉新莊路就會馬上看到正前方的廟街及右手邊的慈祐宮。沿著新莊路廟街走進去,不到兩百公尺左手邊小巷進去就是潮江寺,若廟街再繼續直走就到武聖廟,武聖廟正前方小路直走就到新月橋。而若從慈祐宮面對廟街反方向往回直走(一樣是在新莊路),不到三百公尺,就會看到左手邊的廣福宮(三山國王廟)文昌祠也在附近。

新莊沿河三廟(均位於新莊路上)慈祐宮、武聖廟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而同地的廣福宮為二級。另外文昌祠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

將近三百年歷史的新莊慈祐宮,舊稱新莊天后宮,為雍正七年(1729年)動工興建慈祐宮,或稱新莊媽祖宮,是新莊現存最早的媽祖廟。廟前兩側是嘉慶年間雕刻的石獅子,象徵守護廟宇的力量。
慈祐宮與新莊開墾史息息相關;當年新莊港水運發達,廟前就是繁忙的轉運碼頭,見證地方商業繁榮,更成為新莊當地的精神寄託,深受在地信眾愛戴。
廟宇歷經乾隆、嘉慶、咸豐、同治、光緒、日治及光復後多次修建,至今已進行十次整修,並於民國74年列為台閩地區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嘉慶18年的獻匾「利濟參天」,以及乾隆44年的獻匾「德參天地」。
光緒元年的獻匾「苦海慈航」

後殿許願池。
後殿右壁保留著嘉慶十八年鐫刻的〈慈祐宮碑誌〉。宮內其它牆面也還保留多面古匾與碑文,記錄了廟宇的修建歷程以及地方士紳的貢獻,也成為是研究地方史的重要文物。
後殿。

早年為避火山之氣,在正殿後面開闢池塘引水鎮火,因當時寺廟後方以北尚無建築物,池水倒映觀音山影,喻之為「美人照鏡」、「倒照觀音」。
現今慈祐宮不僅是宗教聖地,更積極投入社區文化推廣與文物保存。寺廟池塘旁還成立一個慈祐宮文教中心,目的在於完整保存了在地傳統的珍貴文物藝術,不僅有宗教意涵,也代表著新莊之美。


在歷經多次整修與重建後,今日的慈祐宮仍保有傳統的建築風貌,並融合了現代工藝與社區活動功能,成為地方信仰與文化的重心。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慈祐宮也都會舉辦盛大的遶境與祝壽儀式,吸引上千信眾與陣頭隊伍參與。透過每年的祭典活動與持續的修復維護,慈祐宮已成為新莊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

從慈祐宮出來後,右轉走進廟街後大約一百五十公尺左右,注意左手邊有個容易被忽略掉的小小巷入口的紅色招牌。這條小巷叫做米市巷,往內走潮江寺就在巷尾。
米市巷,是早年米穀上岸後,碼頭工人運米進新莊街之通道。清代時期,新莊平原生產的米糧多半透過新莊港輸往中國大陸,因此鄰近碼頭這裡的387巷裡便設有許多糧行,就連板橋林家的創立者林平侯也是發跡於此。而當時許多碼頭工人扛著米袋上船的景色,也讓此地有了米市巷的稱號。
巷子內仍有些早期的傳統建築。
潮江寺就在巷尾。二樓其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桿。一樓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二樓潮江寺,主祀觀世音菩薩 
潮江寺原稱為「草厝仔間」,原為新莊廟街米市巷巷尾與新莊港大漢溪碼頭旁提供工人休息的草屋,也是防禦對岸板橋漳州人的瞭望台,具地方發展歷史意義。在清朝末葉,新莊與對岸板橋的漳州人發生泉漳械鬥,新莊人就在此建築上方搭建二樓高的瞭望台,作為預警之用。到了臺灣日治時代,以磚瓦改建為二樓高廟宇,據傳當時有一石頭浮出水面,狀似觀音菩薩,當地民眾故在福德祠樓上加蓋名為「潮江寺」的觀音寺供奉祭拜。
上下樓層之間以單人行走的木造階梯相連。從露臺看出去,隔著香爐可以眺望米市巷,想像當年新莊街上的風華。

潮江寺最早的坐向並非如此,而是像新莊慈祐宮或是淡水福佑宮等緊鄰港口的廟宇一樣,都是面對港口。後來因為地方人士反應,認為舊坐向無法庇佑新莊居民,所以將門轉向面朝米市街,而形成現今的方位。
潮江寺旁不知是否仍有住戶的傳統屋舍。

走回廟街繼續往前走,街邊仍保留有一些傳統建築色彩的屋舍。再往前走一下就會看到右側的武聖廟。
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歷史的新莊武聖廟,又稱新莊關帝廟,創建於乾隆廿五年(1760年),貢生胡焯猷捐地,由新莊慈祐宮志修和尚推動在新莊廟街上建立此廟,據說是北部地區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關帝廟,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1853年因漳泉械鬥,毀於大火,1868年重建完成,廟宇也歷經多次修整,為新莊老街的三大廟宇之一。
為表達對關聖帝君武藝高強之崇敬,前殿(三川殿)紅色大門上不畫門神,而以一百零八顆門釘代替,象徵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為九的倍數,九是最大的吉數,此種裝置是遵循古制的門扇作法,與台北行天宮的大門,具有同樣的寓意。
正殿。網路上有人建議說,進入任何寺廟時,最好不要鏡頭直接對著菩薩佛像拍照,因為這樣不禮貌(感覺說得有理,畢竟我們應該也不喜歡有人直接對著我們拍照呀)。所以帶著恭敬的心,避免鏡頭直接對著佛像,換個角度拍拍外圍周遭就好喔🙏。
在西元2003年還在後方增建了三層樓的建築,上了三樓還能俯瞰整座廟宇屋頂的傳統建築裝飾藝術。
三樓「通明殿」主祀玉皇大帝,還有供奉掌管天府、地府、水府間一切行政事務的三官大帝,就是俗稱的三界公–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三官大帝是地位極為崇高僅次於玉皇大帝的神祇,所以民間寺廟常配祀於玉皇大帝殿前,同受人們敬仰。

殿內壁旁陳列著廟宇重修時之捐獻碑。

二樓璇璣殿,主祀斗姥元君。斗姥元君是中國道教的女性神祇,也是北斗眾星之母,對於斗姥元君的信仰主要源自於古人對於星宿的崇拜。此外,斗姥元君座前前祀也供奉了主考運,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文昌帝君坐鎮其中。

此外後殿及增建三樓之間,還有許多歷代置換下來的石柱、石碑。
因武聖廟主體為清領時期所保存下來,雖經歷過民亂破壞,但廟中諸多原本嵌於廟壁上的歷史發展碑文,仍舊保存至今從碑文記載可以瞭解到,捐獻者的族群與區域的發展,因而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公告武聖廟為三級古蹟。 

古色古香的太歲殿。
武聖廟的正殿主祀神祇為關聖帝君,並配祀有關平太子及周倉將軍正殿上方所懸掛之「萬古精忠」匾,雖沒落款但傳說為晚清時期積極建台的重要大臣沈葆楨所書。

走出武聖廟後,正前方小路直走就會到新月橋

若從廟街走回慈祐宮(一樣是在新莊路),再繼續直走,跨過馬路後不到兩百公尺,就會看到左手邊的廣福宮(三山國王廟)文昌祠也在附近。
廣福宮原名「三山國王廟」,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由來自廣東潮州的客家移民集資興建,是北台灣最早的客家信仰廟宇,也因此見證了新莊開發過程中客家族群的重要參與。廣福宮雖非新莊最古老的寺廟,卻是當地老街古廟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並於日後被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三山國王信仰源自中國粵東地區,主祀三位山神:「大國王」巾山、「二國王」明山與「三國王」獨山。根據傳說,唐代文豪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當地曾遭洪水肆虐,居民向三山神祈求止災,果然雨過天晴,韓愈便將三山奉為神明祭祀。後來北宋時期,三山神也屢次顯靈協助宋軍平亂,宋太宗遂加以封號,合祀為「三山國王」,成為粵東地區潮州人與客家人的重要守護神。在當地,三山國王廟常被稱為「王爺宮」或「王公宮」。
隨著潮州客家人移居台灣,他們也將故鄉的三山國王信仰一併帶來,攜「爐香」祈求神明庇佑。
三山國王廟廟宇曾於光緒八年(1882年)毀於大火,後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至民國二十五年再度重修,並更名為「廣福宮」。廣福宮不僅為地方宗教中心,也承載著移民拓墾、族群融合及文化傳承的歷史記憶。

從廣福宮前小路直走,環河道路前右轉前進,就會看到文昌祠。新莊文昌祠興建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起初,文昌帝君的神像供奉於新莊慈祐宮內,隨著慈祐宮修繕完工後尚有餘資,遂於宮右側另建文昌祠,獨立供奉文昌帝君,成為大臺北地區第一座文昌祠。隨著香火日盛,原廟規模不敷使用。於光緒元年(1875年),將文昌祠遷至現址。
文昌祠建築風格仿照孔廟格式,正殿前方面臨馬路設有一座照牆,進出需由這個側門山門進入。據傳當初設照牆的用意是激勵新莊士子奮發向上,期待將來有人能高中狀元,屆時便可拆牆開門,讓狀元從正門入祀。然而新莊最終僅出過舉人,照牆便留存至今,成為一項珍貴的歷史象徵。
由山門進入後,入口的右側有兩座碑文,分別是「文昌帝君傳略」及「新莊文昌祠重修碑記」,上頭記載著文昌祠的歷史源流及建廟過程。引人注目的是馱碑的兩隻贔屭(音ㄅㄧˋ, 屭音ㄒㄧˋ),它們是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外貌看起來如同是龜一般,喜歡肩負重物,所以往往有碑文的地方,就會發現它們的存在。
這讓人不禁聯想起赤崁樓前也有清代乾隆皇帝御賜的九座石龜贔屭馱碑
當地居民對文昌祠敬如孔廟,因此祠內不設楹聯(不敢在孔子面前賣弄文章)、不掛門神、也無神轎輦椅,象徵士人樸實儒雅的精神風貌。另外與一般文昌廟不同,新莊文昌祠裡尚有瘟祖殿與祿馬殿,也是全臺彎唯一祭祀「瘟祖」的文昌廟。據傳,文昌帝君曾化身為黑臉怒目的「瘟祖天尊」,一手持如意、一手為鷹爪,成功收伏五瘟神,庇佑地方百姓,成為保健康、驅瘟疫的神祇。此外,祿馬殿內供奉騎馬的文昌帝君塑像,兩側侍有書僮與印童,象徵助人求功名。傳說中祿馬是神獸,擁有馬頭、騾身、驢尾、牛蹄,通體雪白,象徵「附驥千里、一躍龍門」,為信眾祈求功名富貴的重要象徵。
三級古蹟新莊文昌祠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新莊地區歷史、文化與教育的重要見證。
參拜完別急著離開,附近馬路上的文昌陸橋是拍照打卡的景點,有台版鳥居之稱,站在橋上還可以欣賞大漢溪河岸風景,遠眺新月橋




延伸閱讀: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新莊站:新月橋、板橋435藝文特區。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行天宮站:行天宮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中山國小站或行天宮站:林安泰古厝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頂溪站(轉公車249或670):白馬寺。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板南線)龍山寺站:龍山寺
*清邁五天四夜的第二天:素帖寺(雙龍寺) 柴尤寺(柴龍寺)羅摩利寺、Rajamontean寺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新莊站:慈祐宮、潮江寺、武聖廟、廣福宮(三山國王廟)、文昌祠。

新莊站走出口2,出來後立即右轉走自行車走道小巷進去到底,面對萊爾富再右轉 新莊路 就會馬上看到正前方的廟街及右手邊的慈祐宮。沿著新莊路廟街走進去,不到兩百公尺左手邊小巷進去就是潮江寺,若廟街再繼續直走就到 武聖廟,武聖廟正前方小路直走就到 新月橋 。而若從 慈祐宮面對廟街反方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