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站走二號出口出來後右轉,繼續沿著民生西路直行,到了寧夏夜市寧夏路右轉直走,經過靜修女中,到錦西街路口,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入口就在右邊轉彎處啦。腳程不到十分鐘。若在錦西街右轉,經過大同分局,再往前走一會而就會到原名為「錦西公園」的蔣渭水紀念公園。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為臺北市市定古蹟,最早期曾是臺北北警察署,後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局舍,今則做為場館。而在建物內,還保有見證歷史且全台灣唯一僅存的扇型拘留所及難得一見的水牢。
紀念館入內後大廳旁牆面簡介早期的歷史。在1920年代,當時的知識份子體認到臺灣人民不能永遠淪為被剝奪參政權的被殖民者,因此在私立靜修高等女學校(現今的靜修女中)號召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本部設在當時太平町(現今延平北路)的大安醫院,並以醫院為核心,透過各地支社、發行會報、舉辦文化演講等,進而掀起臺灣新文化運動風潮。日治時期台北地區的警力部署,大致以舊台北城的北門為分界。南警察署(簡稱南署,鄰台北中山堂北側,現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所在地)管轄,主要是以管理日本人為主;而北門以北則屬位於大稻埕,現今寧夏路與錦西街口的北警察署(簡稱北署)管轄,以管理台灣人為主。現今這裏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就是最早期曾是臺北北警察署所在。一樓的古蹟修復展示室,這裡陳列了館內的修繕文物,包括早期的石柱的柱頭花、磁磚與木窗等,歲月的痕跡也在這裡靜靜地駐足🤓。
紀念館內保留了當時的審訊室、牢房、監視台,以及用以懲治犯人的水牢。自1933年直到戰後刑警總隊時期,這裡均是用來審問犯人刑求犯人之處。牢房區整體是採用扇形設計,進來後先從外圍繞起。北警署內的居留人數依據坪數大小不同,最大的有關到五至六人。倒也並非不見天日,還是有陽光可以投射進來。門下的開口應該就是所謂的「送飯口」。設計在下面,除了避免拿飯的受刑人打翻,也避免送飯進去時,受刑人可能拉住送飯的手攻擊而造成意外。
扇形羈留室監禁空間採環景式設計,內設有七間拘留室,呈扇形向心式排列。扇形的牢房設計可以將監獄管理員人力發揮到最大值,只要在中間設立一處架高的監視台,一位管理員就能輕易控制全局,監看所有犯人的行為。
這裏也曾是日據時代用來監控台籍知識分子之處,包含台灣民主先驅蔣渭水等人皆曾監禁在此。「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為臺北市市定古蹟,最早期曾是臺北北警察署,後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局舍,今則做為場館。而在建物內,還保有見證歷史且全台灣唯一僅存的扇型拘留所及難得一見的水牢。
紀念館入內後大廳旁牆面簡介早期的歷史。在1920年代,當時的知識份子體認到臺灣人民不能永遠淪為被剝奪參政權的被殖民者,因此在私立靜修高等女學校(現今的靜修女中)號召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本部設在當時太平町(現今延平北路)的大安醫院,並以醫院為核心,透過各地支社、發行會報、舉辦文化演講等,進而掀起臺灣新文化運動風潮。日治時期台北地區的警力部署,大致以舊台北城的北門為分界。南警察署(簡稱南署,鄰台北中山堂北側,現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所在地)管轄,主要是以管理日本人為主;而北門以北則屬位於大稻埕,現今寧夏路與錦西街口的北警察署(簡稱北署)管轄,以管理台灣人為主。現今這裏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就是最早期曾是臺北北警察署所在。一樓的古蹟修復展示室,這裡陳列了館內的修繕文物,包括早期的石柱的柱頭花、磁磚與木窗等,歲月的痕跡也在這裡靜靜地駐足🤓。
紀念館內保留了當時的審訊室、牢房、監視台,以及用以懲治犯人的水牢。自1933年直到戰後刑警總隊時期,這裡均是用來審問犯人刑求犯人之處。牢房區整體是採用扇形設計,進來後先從外圍繞起。北警署內的居留人數依據坪數大小不同,最大的有關到五至六人。倒也並非不見天日,還是有陽光可以投射進來。門下的開口應該就是所謂的「送飯口」。設計在下面,除了避免拿飯的受刑人打翻,也避免送飯進去時,受刑人可能拉住送飯的手攻擊而造成意外。
扇形羈留室監禁空間採環景式設計,內設有七間拘留室,呈扇形向心式排列。扇形的牢房設計可以將監獄管理員人力發揮到最大值,只要在中間設立一處架高的監視台,一位管理員就能輕易控制全局,監看所有犯人的行為。
水牢在1933年北警署設立時已存在。牢內最低至最高處約有 120 餘公分。人犯從右方開口向下進入牢內後,完全無法直立僅能屈身,而注滿水後人犯更無法坐臥。
靠離出口最近的一間牢房,小木門開放。現場服務人員表示可以彎腰屈身進入牢內參觀體驗.....😅。
據說牢內靠壁面那櫃子的抽屜,拉開來是由囚禁在此的先人所抒寫的一篇篇心情記事,蔣渭水也包含在內。好奇的話,不妨自己進去看看囉😅😅😅。上二樓瞧瞧。
這個樓梯以及牆面的磁磚也是相當有懷舊的氛圍。二樓的空間安排比較寬廣,可能是以前的辦公區。現在做為特展展區,不定期的推出相關文化活動展覽。
這裡的拱廊區也很懷舊。
參觀完就下樓囉。
一樓的左側有間咖啡廳,並以北警署的台語諧音為「八斤所」命名,提供輕食與飲料,為這裡增添文藝茶香。
館內出來後右轉繞去後院。前面那個半圓柱體就是水牢及扇形羈留室的位置。
紀念館後院。若沿錦西街往右經過旁邊的大同分局,再往前走一會而就會到原名為「錦西公園」的蔣渭水紀念公園。蔣渭水去世75周年時,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為紀念他以及彰顯其抗日精神,決定在大同區六座鄰里公園中挑選一處作為紀念公園。但考量到其中朝陽公園已為茶葉主題公園,大稻埕公園名字不宜更動,而其餘三處公園面積不夠,最後選定將錦西公園更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渭水先生為臺灣民主鬥士及文化先鋒,一生事蹟多發生於大稻埕地區,如創設大安醫院、創立文化協會及成立民報總批發處等。
紀念牌樓外觀設計係仿照迪化街之巴洛克建築風格,藉以結合重現當地特色風貌。
這座十八羅漢像牆面,原是之前錦西公園的景觀。谷哥說因為要成立蔣渭水紀念公園,便被保留移到牌樓旁了。難怪覺得有些些突兀😜。蔣渭水紀念公園。
靠離出口最近的一間牢房,小木門開放。現場服務人員表示可以彎腰屈身進入牢內參觀體驗.....😅。
據說牢內靠壁面那櫃子的抽屜,拉開來是由囚禁在此的先人所抒寫的一篇篇心情記事,蔣渭水也包含在內。好奇的話,不妨自己進去看看囉😅😅😅。上二樓瞧瞧。
這個樓梯以及牆面的磁磚也是相當有懷舊的氛圍。二樓的空間安排比較寬廣,可能是以前的辦公區。現在做為特展展區,不定期的推出相關文化活動展覽。
這裡的拱廊區也很懷舊。
參觀完就下樓囉。
一樓的左側有間咖啡廳,並以北警署的台語諧音為「八斤所」命名,提供輕食與飲料,為這裡增添文藝茶香。
館內出來後右轉繞去後院。前面那個半圓柱體就是水牢及扇形羈留室的位置。
紀念館後院。若沿錦西街往右經過旁邊的大同分局,再往前走一會而就會到原名為「錦西公園」的蔣渭水紀念公園。蔣渭水去世75周年時,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為紀念他以及彰顯其抗日精神,決定在大同區六座鄰里公園中挑選一處作為紀念公園。但考量到其中朝陽公園已為茶葉主題公園,大稻埕公園名字不宜更動,而其餘三處公園面積不夠,最後選定將錦西公園更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渭水先生為臺灣民主鬥士及文化先鋒,一生事蹟多發生於大稻埕地區,如創設大安醫院、創立文化協會及成立民報總批發處等。
紀念牌樓外觀設計係仿照迪化街之巴洛克建築風格,藉以結合重現當地特色風貌。
這座十八羅漢像牆面,原是之前錦西公園的景觀。谷哥說因為要成立蔣渭水紀念公園,便被保留移到牌樓旁了。難怪覺得有些些突兀😜。蔣渭水紀念公園。
最後不妨順便去附近的大稻埕碼頭看看夕陽喔🤓。
延伸閱讀: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雙連站:大稻埕碼頭、陳天來故居(錦記茶行)、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李春生紀念教堂、永樂市場。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雙連站或(中和新蘆線)大橋頭站:迪化207博物館、迪化街十連棟。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圓山站:舊兒童樂園(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百藝廣場。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劍潭站:劍潭山親山步道、老地方觀景平台。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士林站:至善園、故宮博物院、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延伸閱讀: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雙連站:大稻埕碼頭、陳天來故居(錦記茶行)、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李春生紀念教堂、永樂市場。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雙連站或(中和新蘆線)大橋頭站:迪化207博物館、迪化街十連棟。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圓山站:舊兒童樂園(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百藝廣場。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劍潭站:劍潭山親山步道、老地方觀景平台。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士林站:至善園、故宮博物院、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