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淡水站:漁人碼頭(情人橋)、滬尾石滬(淡水心型石滬)。

走出淡水捷運站後右轉,直走到公車總站第一個站牌處轉搭紅26,在漁人碼頭站下車就到啦。下車處的小圓環對面就是回程搭車處。但建議不妨再多坐一站,也就是終點站淡水漁市站下車,下車後的右前方就剛好是漁人碼頭尾端的情人橋,再從這裡慢慢逛往回走(若是在紅樹林站轉搭乘淡海輕軌藍海線在淡水漁人碼頭站下車,則是靠近福容飯店那端喔)而滬尾石滬(淡水心型石滬)就在附近若是面對情人橋,往後面魚藏海鮮宴會廣場直走到大馬路(觀海路)再左轉直走到底約五分鐘,在轉角處就會看到左邊有小路岔出,沿小路走下去就馬上到了。

淡水漁人碼頭,正式法定名稱是淡水第二漁港,位在淡水河出海口東岸,是北部早期重要的漁業港口,目前除了觀光休閒設施之外,仍然保有其漁業港口的功能。

這座跨海大橋是在2003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正式啟用,故又稱情人橋。
橋的右邊有座魚藏文化館:主要是介紹淡水漁業文化的藝文展示空間,當然裡面也有販售一些相關的紀念品。
外場還有個露天飲料區可以就近觀賞漁帆往返。
往情人橋前的右手邊園區進去,就可以看到這個情人鐘。對愛情仍有期許的話,不妨來敲敲看。
白色風帆造型的人行跨海大橋是漁人碼頭的招牌地標,連接木棧道與觀光漁市,全長約有196公尺。






橋上遠眺觀音山。


沿防波堤架高舖設的原木棧道,長約320公尺,是眺望海景與落日的絶佳場地。
兩位一定要長長久久喔😎。

原木棧道尾端。
走回情人橋。
入夜後,橋身還有裝置五彩燈光,呈現另外一種情調景致。






棧道結束後就剛好通往福容飯店。若再沿海岸走過飯店後左轉,就會到捷運輕軌淡水漁人碼頭站。
福容飯店前舞台廣場。

 



同場加映:滬尾石滬(淡水心型石滬)(2025更新)。

「滬尾」指的也就是淡水。早期北海岸一帶從萬里、金山、石門至三芝、八里、淡水地區一共有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石滬群綿延而淡水正好位處石滬群的最尾端因而有「滬尾」之稱。

若是面對情人橋,往後面魚藏海鮮宴會廣場直走到大馬路(觀海路)再左轉直走到底約五分鐘,在轉角處就會看到左邊有小路岔出,沿小路走下去就到了。
小路進來就會看到這個觀景平台滬尾石滬(心型石滬)就在前方石滬可追溯到清朝時期,除了可以減緩海潮之害,形成海堤外的外堤石滬捕魚技術則藉著利用了魚類逐浪的特性與潮間的變化,且是使用在地石材建立的捕魚設施,將隨著漲潮游進石滬的魚群困在石滬中,待退潮時,漁民拿著竹簍進到石滬捕魚,是早期淡水沿海重要的捕魚方式和生活經濟來源
早年淡水石滬相當壯觀,在沙崙、港子坪、洲子灣一帶規模最大在人力捕撈的年代,淡水地區至少有二十幾個石滬,集中在目前漁人碼頭木棧道附近海邊,是沿岸漁民生計來源之一。

這個觀景平台若能再架高些,心型石滬的外觀視界應該會呈現得更完整。
石滬的規模龐大且建造不易需依賴人力堆疊高一公尺的ㄇ字型石牆在當時還需要好幾戶人家花費數年的時間合力建造才能完成。而完工後需取得官方認可並可世代傳承。

1980年代為了闢建漁人碼頭,整排石滬都被徵收廢除,只有碼頭區外側少數幾座被保存下來現今沙崙石滬群,規模已不復見,仍可略見當時所圈起來的範圍。








石滬外圍長堤上的燈塔。




長堤上眺望觀音山。
走回石滬區。

繞回情人碼頭。








延伸閱讀: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淡水站:淡水老街日本警官宿舍、木下靜涯故居、滬尾偕醫館、得忌利士洋行。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淡水站:多田榮吉故居、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淡水站:紅毛城、淡水海關碼頭。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淡水站:雲門劇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關渡站:關渡碼頭、關渡水岸公園。

*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第一天:京都車站、京都塔。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新莊站:新月橋、板橋435藝文特區。

新莊站走出口2,出來後立即右轉走自行車走道小巷進去到底,面對萊爾富再右轉就會馬上看到正前方的廟街及右手邊的慈祐宮。從慈祐宮正前方的馬路直走到底,遇到堤防再右轉,沿堤防外馬路直走就會看到連接到新月橋的人行天橋入口啦(也可走進慈祐宮旁的廟街,經由潮江寺或武聖廟再繞過去)。捷運站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