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是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其中一個館區,2013年開館。其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也是二戰前台灣唯一及東亞規模最大的樟腦及鴉片加工廠,1998年南門工場指定為國定古蹟,2006年撥交隸屬台灣博物館,修復古蹟再利用成為展示館。1899年間專賣局台北南門工場為製造及試驗樟腦、鴉片等兩大專賣品的重要生產地,也是日治時代台灣唯一公營的樟腦加工廠。當時包含了現在愛國西路、羅斯福路、南海路、南昌路之間之區域。現僅存樟腦倉庫(另稱紅樓)、物品倉庫(另稱小白宮)、四百石貯水槽及一段工廠紅磚圍牆,面積縮減至今日規模,不及原廠區的八分之一。臺灣總督府於1899年建造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是日本時代臺灣唯一的公營樟腦加工廠。園區入口的紅樓-樟腦倉庫始建於1914年,座落位置是第一代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木造廳舍的原址,兩層樓的紅磚混合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當時是用來存放樟腦及鴉片成品的倉庫。修復後紅樓做為接待、展示服務空間,一樓北側是紀念南門工場歷史與樟腦產業的常設展廳,二樓則為臺灣產業史的特展廳。連接紅樓後側的物品倉庫(另稱小白宮)。建於1902年的物品倉庫(小白宮),主要用途為存放當時向印度、波斯及中國購買的鴉片原料煙土。外牆建材則是來自被拆除的臺北府城的城牆石,是臺灣現存少見的明治時期石造建築。小白宮原名「物品倉庫」是南門工場範圍內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也是臺灣僅存之鴉片產業建築物,雖歷經多次增改建,仍大致保持原貌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在1967年廢廠後,許多廠房建物被拆除,而小白宮則因被臺灣省政府財政廳借用而得以延續生命。南門工廠後因樟腦結束專賣而停工,廠內設施自1960年代陸續改建。現存的紅樓、小白宮、貯水槽和部分圍牆在1998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並在之後規劃作為博物館,展示台灣樟腦等產業發展歷史。小白宮在1950年代至2000年代,曾經先後被政府財政廳臺北聯絡處、財政部國庫署等公家單位作為辦公室使用,目前則為可供外界租借的展演廳。進去看看。
小白宮展演廳因為原先是寬廣無隔間的倉庫建築,容易改裝變更用途。1960年代政府財政廳曾借用小白宮為臺北聯絡處,先後幾任財政廳長也都曾在此地辦公,後由財政部接手使用至2007年止。
物品倉庫(小白宮)外圍的手推台車輕便軌道。手推台車軌道曾經遍佈南門工場廠區各處,是廠內最方便又有效率的運輸工具。職工們將原物料與製成品裝載在台車上,再藉由人力推車,穿梭在廠區內。目前僅紅樓內部仍有輕便軌道殘存,小白宮北側這裡的軌道則是2009年修復時所仿製。
紅樓及小白宮之間的「四百石貯水槽」設立於1929年,因其容量為400石(約72立方公尺)而得其名,為因應廠區兩度發生火災興建的消防水池。與小白宮之間曾設置有祭祀久須乃木大神、開拓三神、大山祇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久須乃木神社。池水來自工廠製程中產生的冷卻廢水,深度約有120公分,戰後改為魚池。在修復時,池底鋪設鵝卵石而使水深降為50公分,以維持遊客安全;平時亦提供環境清掃與灌溉花木。水池中間還特意加設紅色消防栓造型之噴水頭,以紀念曾經作為消防設施的歷史。
紅樓後側附設有委外的餐飲商店提供輕食茶飲。
沿南昌路部分的日本時代1927年落成的清水磚圍牆,以紅磚疊砌而成。三條灰色洗石子飾帶,基座為洗石子牆基,與紅樓外牆設計互相呼應,具有整體保存價值。然而為了因應博物館營運必須拆除一部分磚牆,2009年以水刀切割成數段,遷移到南門工場和原財政部接壤之圍牆側,讓圍牆異地重生。遺構保護區。繞進紅樓瞧瞧。1970年代紅樓是公賣局南昌配銷處所在地,也是洋菸酒的門市部。2002年改為台灣菸酒公司南昌門市。目前紅樓一樓為南門工廠歷史、樟腦及鴉片產業史的常設展廳,二樓為臺灣產業史的特展廳,另外荷造場則作為委外之餐飲服務空間。
館內展示了許多關於樟腦以及其他相關植物的知識介紹。
紅樓外側的典藏庫房行政大樓。2012 年新建完工的典藏庫房行政大樓,一樓西側三分之二區域則做為親子展覽、公共服務與會議之用。同場加映:屋樹共生的百年祥瑞大樹。位於南門市場對面,林森南路、寧波西街 9 巷的百年祥瑞大樹,樹幹從地面穿過房屋,自屋頂上開展延伸,整間屋子幾乎被綠葉遮蔽,形成「屋樹共生」的特別風景。會對這裡有印象,是因為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在這附近待過(補習班重考啦😅😅)....。
有一株高達20餘公尺的黑板樹,筆直地穿過二層的磚造厝,自屋頂上延伸開展,整間屋子被綠蔭遮蔽,形成「樹屋共生」的奇特景觀,至今已有120個年頭。
原文網址: 改建磚造厝也不捨砍! 玫瑰之地見120年「樹穿屋」奇景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28964304331.html
原文網址: 改建磚造厝也不捨砍! 玫瑰之地見120年「樹穿屋」奇景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28964304331.html
有一株高達20餘公尺的黑板樹,筆直地穿過二層的磚造厝,自屋頂上延伸開展,整間屋子被綠蔭遮蔽,形成「樹屋共生」的奇特景觀,至今已有120個年頭。
原文網址: 改建磚造厝也不捨砍! 玫瑰之地見120年「樹穿屋」奇景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28964304331.html
原文網址: 改建磚造厝也不捨砍! 玫瑰之地見120年「樹穿屋」奇景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28964304331.html
樹根矗立在一樓店面前走廊正中央。台北市民政局在1995年為登記有案的百年老樹逐一命名,其中這棵穿屋而過編號第65號高達23公尺、樹圍粗達2.49公尺的黑板樹定名為「祥瑞大樹」。
延伸閱讀: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松山新店線或淡水信義線)中正紀念堂站:中正紀念堂。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或淡水信義線)東門站:台北監獄圍牆遺跡、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或松山新店線)古亭站:0KM山物所、林務局保育小站。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淡水信義線)大安森林公園站:大安森林公園、青田七六。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松山新店線)小南門站:植物園南門町三二三、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 清邁五天四夜的一個人"自遊行":第一天:清邁尼曼一號One Nimman、週日夜市、POR Singharat Hote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