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和禪寺原為日本曹洞宗永平寺和總持寺兩大本山台北別院,自西元1910年日據時期建院以來,迄今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現今鐘樓後方的青少年育樂中心,是當時大殿的所在地。
市長官邸建於1940年(日本昭和十五年),為和洋混合日式住宅的典型代表;現為藝文沙龍專注於推廣生活美學。馬路旁入口處的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別院鐘樓為1926年興建,1930年落成。民國八十一年,計畫拆除東和禪寺和鐘樓,準備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當時古蹟保存人士群起抗議,經過折衝後,次年市政府拆除東和禪寺大殿及佔用土地的違章住宅,只同意保留鐘樓。由此穿過鐘樓後,往左邊小路前進就會到現今保留部分僅存的東和禪寺(觀音禪堂)。
上方鐘樓是屬於江戶時代式樣。二樓的牆原為木造結構,下方一樓相當於寺坊的山門,採鋼筋混凝土結構。二樓裡面的銅鐘銘有「曹洞宗 大本山 台灣別院」,是當時委託京都市梵鐘名家高橋才治郎在1920年鑄造,與南屯萬和宮銅鐘出自同一人。
東和禪寺(觀音禪堂)穿過鐘樓後,往左邊小路前進就會到現今保留部分僅存的東和禪寺(觀音禪堂)。現今鐘樓後方的青少年育樂中心,就是當時東和禪寺的大殿位置。寺廟不大,但簡潔清幽。
禪宗在中國唐代傳入日本,日本曹洞宗在1895年隨軍抵台積極佈教,東和禪寺台北別院於1910年完工。
當時為吸引台灣人信徒,由台籍僧侶佈教師募款另建此觀音禪堂供台灣人禮佛,並在此區設立「台灣佛教中學林」,完成西式的二層校舍,也是現今泰北中學的前身(位置約為現今鐘樓旁邊的停車場)。寺廟主祀釋迦摩尼佛,左右兩側分別為護法天神韋馱菩薩與伽藍菩薩。
前院外牆則是居中戴紅帽的地藏王菩薩與代表風調雨順的四大護法天王並列的雕像。
現今大門後方的青少年育樂中心大樓,是初期東和禪寺的大殿位置所在。
從旁邊徐州路直走,經過紹興南街,就會到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原為台北州知事官舍的市長官邸,是日治時期第一級的官舍,基地800坪、建地300坪,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本時代官邸之一。1994年以前的歷任市長,大多任內都居住於官邸內。而據説幾乎每任市長上任時,都會依自己的八字,將房子內外做些改變。 目前委託在財團法人瑞興銀行文化基金會的經營下,成為推廣生活美學的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後院表演廳。
延伸閱讀: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板南線)善導寺站:中央藝文公園、華山文創園區。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板南線)忠孝新生站或善導寺站:臺灣文學基地。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板南線)(淡水信義線)台北車站:逸仙公園(國父史蹟館)。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板南線/淡水信義線)台北車站: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松山新店線)北門站:北門、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第一天:京都車站、京都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