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第四天(三之二):龍安寺。

龍安寺(りょうあんじ)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龍安寺的方丈庭園-石庭,是日本最有名的枯山水園林精品。它曾吸引1975年訪日的英女王特別要求前往參觀。
日本所謂的「枯山水」沒有真實的山水,但卻是庭園造景的一環,其中「水」以細砂代表,而「山」則以石塊呈現。

離開金閣寺後,搭乘市營59「山越中町行」,約五分鐘 (3 個停靠站) 於「龍安寺前」下車就到了。

「龍安寺前」站下車後,馬路對面的斜坡上去就是龍安寺囉。
走起來不會吃力的小斜坡。
這裡原本是貴族的别墅,在平安時代的1450年改建為禪寺。
佔地面積廣大,但處處都是林蔭小徑,不怕豔陽高照。
進來後左邊就是視界遼闊的「鏡容池」,是以一種所謂迴遊式庭園作為表現的手法。
前面這群中小學生中竟然有人拿的是專業照相機啦😅。
青春無敵呀,看到就拍,絲毫不猶豫;不像我東挪西移的找角度。年紀越大,考慮越多呀😂。
池邊有小路小橋可以通往池中間眺望四周。
要是季節時間對了,池中開滿滿的荷花還得了。
這幾天在各個景點時很容易看到的景象:有個引導員或老師在跟人數不多的中小學生小團體介紹解說。不禁讓人感嘆及羨慕這種小班制教育的教學旅行是怎樣形成的....?!
往上走就是方丈庭園-石庭了。
買票進來後,先映入眼簾的落地大字畫屏風。
接著就是要去看那著名充滿禪意「七五三庭」的方丈庭園-石庭。一共15個石頭,但是從哪個角度看都只能看見14個,可以說是個不可思議的庭院。庭前還擺放了縮小版的石庭以供參考。
石庭—方丈庭園,被指定為國家史跡,特別名勝。
寬25米,長10米的庭院一面鋪著白砂,大小15個石頭,按照7,5,3的樣子配置。因為這個形式被稱為“七五三庭”。這個形狀也讓人聯想到虎的孩子過河的姿態,所以又有“虎子渡庭”之稱。
大大小小共15顆的石頭,排列在白砂之上成為一方庭園。不管任何一個角度來看,永遠都有一顆石頭是看不見的,一般稱為七五三庭園,也是一個襌園。
不過是誰以怎樣的目的創造,眾說紛紜,真相不明。十五顆石頭與白砂的關係,看似無意卻又好像是刻意安排的排列方式,想表達的是什麼,至今仍沒有定論。
另外庭園後方的堅固土塀是未曾見過的工法,經過長年風吹雨打,仍始終完好堅固。目前也只有分析到土塀的內含成份,但仍是不知此精細作工為何時建造,又是如何做成。
方丈庭前。
石庭整個庭園的水平排水極佳,千百年來未曾積水。另外還有人說:整個看似方正的長方形庭園其實是梯形。
三不五時也會看到有人伸出手指或默默點頭從左到右或右到左在細數。
石庭—方丈庭園。
庭園一角。
另一個知名的景物, 就是這個蹲踞。
蹲踞據說是由中國傳入,在庭園中用來洗手甚至漱口的地方。除了洗手之外,也藉此把心中不好的東西都一併洗掉,重新擁有最純淨的身心靈。因為使用時多半要蹲下,所以名之為蹲踞。
這個外圓內方的蹲踞石器正面上,左右上下分別鐫刻四個字:「知、唯、吾、足」(知足常樂?)。它是有點類似我們春聯上將“招財進寶”四個字各利用字體共同部分組成一個字的概念。也就是它利用「知、唯、吾、足」四個字體結構上共有的「口」字型,以這個淨手石器上正中央挖空的方形口來象徵取代,所以在外面圓周上就只剩下「知、唯、吾、足」四個字去掉口邊的一半「矢、隹、五、龰」了。
至於要從哪個字開始念?「唯吾知足」?抑或讀作 「知足唯吾」或「吾唯知足」?就看個人的慧根做選擇取捨啦🤓。
分別有的字體要從正上方的角度有點難拍,加上有團體在旁邊,只能照到這樣啦😅。
離開方丈庭園,外面走走去。
整個寺內處處可見幽靜的林蔭步道。
鏡容池。
走出龍安寺,在剛剛下車入寺前的斜坡正對面有條通道,若往下走大約十來分鐘就會到另一個著名景點妙心寺退藏院。雖然也是我的口袋名單,但取捨後就留到下次再來吧。
過馬路到左前方剛剛下公車的地方,繼續搭從金閣寺過來的59市公車準備前往仁和寺啦。(待續第四天三之三:仁和寺)


延伸閱讀參考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
*第一天:京都車站
*第四天: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
*第七天三十三間堂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後記:關於食、衣、住、行

*沖繩的一個人"自遊行"-電車、公車之旅(六之一)-知念岬公園、齋場御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景安站轉環狀線到捷運十四張站:陽光運動公園(陽光橋)。

從中和新蘆線景安站轉環狀線到捷運十四張站下車,出站後到大馬路左轉直走約10分鐘,就從路邊的公園(奇蹟公園)旁的行人天橋上去,跨過大馬路就到了。若從松山新店線七張站轉小碧潭站,再走過來也是可行。兩個方式距離差不多,但七張站轉小碧潭站的捷運班次較少。 陽光橋是新北市第一座兼具造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