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第四天(三之三):仁和寺。

仁和寺(にんなじ)是所謂的通常是由皇室或貴族擔任住持的「門跡寺院」之一。宇多天皇在卸位出家後於此以法皇的身份居住修行,因此獲得御室御所的別稱。直到近代明治維新之後不再由皇族擔任住持,才改稱為「舊御室御所」。
除了宗教與歷史上的重要性外,仁和寺也以其境內的櫻花聞名,境內約有200棵被稱為「御室櫻」的櫻花樹。

從龍安寺繼續搭59市公車,經過兩、三個停靠站,在「御室仁和寺」下車就會看到在對街啦。

公車下來後,心中一聲慘叫😫。竟然看到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的「二王門」大門正在整修....。
這個仁和寺的二王門和知恩院三門、南禪寺三門被稱之為禪宗三門。
那就直接買票進門啦。
到的時間有點偏晚,售票口的杯杯建議說:不妨先直走進去參拜觀音堂,最後再來參觀大門售票口右側的御殿庭園。當然要聽老人言,謝謝他後不囉唆朝前方直走🤓。
仁和寺中門。
穿越中門後,若直走到底就是國寶「金堂」。
穿越中門後,先看到的是左側著名的“御室櫻”了。
這種櫻花樹較矮小,因此賞花時不必仰頭張望,故又有‘花在鼻前’之稱。也因為枝幹低矮,給人一種像是在低頭請安的感覺,所以就有「多福櫻」(お多福桜)的別稱。最特別的地方是,一般櫻花只生長於枝頭根梢,這200株御室櫻卻是從頭到尾開滿了花,非常壯觀。
御室櫻花季開得較晚,所以仁和寺櫻花開完後,因此有「看完開花期較晚的八重櫻・御室櫻,京都正式告別春天」的說法,也就是整個京都花季的結束了。
繼續往前。
上小台階後,一定會被右手邊的「五重塔」吸住眼光。待會再探!
先往左側觀音堂參拜。
右側遙遙對望的是剛剛路過看到的「五重塔」。
裡面祭拜的是千手觀音菩薩。
殿前兩根木柱有繩子連結延伸到內殿。印象中好像看過介紹說是連接到內殿菩薩的手上,也藉由這手拉繩傳達了菩薩的賜福。
離開觀音殿,前往國寶級建築「金堂」。
「金堂」是仁和寺正殿,是將原本建造於1613年的皇宮中心建築物紫宸殿移建至此而成。也是現存最古老、最能體現當時天皇御用的宮殿建築。
「金堂」右側還有座「經藏」(藏經房)。內部中央是一個八面旋轉書架,每側有96個盒子,總共有768個盒子,藏滿各式經書。
五重塔塔高36米,跟京都車站附近的東寺內的五重塔一樣,都是從上而下各層的塔高基本上都沒有差別而成其特徵。
塔首層正面懸掛有象徵大日如來佛的匾額。
內部以大日如來像為主,及其祂佛像。
五重塔附近的九所明神殿。殿內保護著仁和寺的重要伽藍(僧侶修學佛道的清淨閒僻之處)。神殿分正殿、左殿、右殿。祭祀以八幡三神為首,賀茂、日吉等共九座神明。
走回大門入口售票所旁邊的御殿庭園。
"御殿"是由白書院、宸殿、黒書院、霊明殿等建築物組成。其中還有兩座庭園-有水池的"北庭"、枯山水的"南庭"。御殿是寺內修行、祭祀等主要事務所在地。
御殿庭園(北庭)。
可惜的是剛好內部都有部份在圍籬整修,有些景觀視覺的角度就受限了....🤔
雖然圍籬影響了部分拍照的景觀及角度,但還是能感受到庭園的優美景緻!
留點殘念就是下次再來的最大動力啦,呵😂
靈明殿。
靈明殿。
靈明殿。
不知為什麼,可能是光線吧?!御殿裡的迴廊是這幾天在京都各寺廟遊走時,所經過的迴廊中讓我最有感覺的🤓。
御殿庭園(南庭)。
枯山水的"南庭"中,以"唐風"建築的勅使門。
在仁和寺的後山,據說還有大約花兩小時可以走完的一道風景秀麗的參道,全長大約為三千米,它是建於1927年,沿途全程共有88座小佛龕。
今天時間有點不夠,就留待下次再來時,連這次沒看到的御殿圍籬整修部分一起啦😅。


延伸閱讀參考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
*第一天:京都車站
*第四天: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
*第七天三十三間堂
*京都七日的一個人"自遊行"-後記:關於食、衣、住、行
*沖繩的一個人"自遊行"-電車、公車之旅(六之一)-知念岬公園、齋場御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捷運景點散策"自遊行"-(中和新蘆線)景安站轉環狀線到捷運十四張站:陽光運動公園(陽光橋)。

從中和新蘆線景安站轉環狀線到捷運十四張站下車,出站後到大馬路左轉直走約10分鐘,就從路邊的公園(奇蹟公園)旁的行人天橋上去,跨過大馬路就到了。若從松山新店線七張站轉小碧潭站,再走過來也是可行。兩個方式距離差不多,但七張站轉小碧潭站的捷運班次較少。 陽光橋是新北市第一座兼具造型、夜...